亚富体育为弥补美容医院的亏空,13人到生美机构注射玻尿酸后装失明敲诈百万巨款,被宜昌市西陵区检察院宣判··
11月15日亚富体育,西陵区检察院公布了一则13人团伙敲诈美容院的案例亚富体育。为填补美容医院的亏空,竟将黑手伸向同行生活美容机构,组成犯罪集团,在注射玻尿酸美容针剂期间,偷偷滴入散瞳药水托吡卡胺滴眼液伪装失明,进而敲诈美容店经营者。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秦某等13人敲诈勒索案一审宣判,秦某等13人因敲诈勒索罪,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至十年四个月,并处罚金0.2万元至5万元。
在美容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秦某,终于在2010年与王某、许某、马某等人一起创立了一家美容医院。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医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营,秦某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和通过网络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一次偶然的机会,秦某得知有人曾利用散瞳药水等手段敲诈美容院经营者以获取大额赔偿金。他心生一计,向王某、许某、马某等人提出了这个想法,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赚取资金来弥补医院的亏损。令人意外的是,王某、许某、马某等人对此表示了赞同和支持。
于是,秦某、王某、许某、马某等人邀约了王某丹、任某、薛某等9人加入他们的计划,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秦某、王某、许某亚富体育、马某等人因熟悉美容行业的内情,负责寻找合适的生活美容店作为目标,并向王某丹、任某、薛某等人传授现场敲诈勒索的技巧和“话术”。
王某丹、任某、薛某等人则作为外勤组,负责具体实施现场的敲诈勒索行为。他们需要随时通过微信与秦某等人保持联系,汇报现场情况并接受指导。每次敲诈成功后,王某丹、任某、薛某等人会分得15%至25%的赃款,而剩余的部分则在扣除外勤组的路费等相关开支后,由秦某等人用于填补美容医院的经营亏空。
在精心策划之后,秦某、王某、许某、马某等人跃跃欲试,开始在湖北省宜昌市、河南省濮阳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地寻找合适的生活美容店作为目标。他们通过在团购、短视频等APP上搜索或实地踩点,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仍然从事注射玻尿酸等医疗美容服务的小型美容店。
秦某等人利用社交软件与这些美容店经营者取得联系,通过与对方日常聊天建立起信任关系后,他们主动提出要前往对方的美容店进行注射玻尿酸。在注射过程中,外勤组人员会偷偷滴入事先准备好的托吡卡胺滴眼液,这是一种散瞳药物,一旦滴入眼球,就会引起瞳孔散大的症状。
注射结束后,外勤组人员立即谎称注射出了问题,导致眼睛疼痛、失明,并要求前往医院检查。在医院里,他们故意误导医生做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错误诊断结论,并拒绝做进一步的眼科检查。
与此同时,秦某等人在微信群中遥控指挥外勤组人员及伪装成家属、亲友的其他团伙成员,采取言语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威胁美容店经营者,要求其支付巨额赔偿。考虑到自己没有注射玻尿酸所必需的医疗美容资质,一旦报警或者卫生主管部门介入会面临行政处罚,所以大多数经营者会在秦某等人同意签订免责协议后选择私下解决。
在2022年8月至11月期间,秦某等人利用上述方式先后敲诈勒索了湖北、湖南、河南三省的20余家美容店,获利高达100余万元。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的罪行最终还是被揭露了。
鉴于此案涉及犯罪人数众多、作案地点分散、资金流向复杂等特点,宜昌市西陵区检察院在案发后受邀提前介入,积极引导侦查工作,协助确保逐一固定犯罪事实。
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定,秦某、王某、许某、马某等13人采取威胁、恐吓等手段勒索生活美容店经营者财物,涉案数额巨大,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检察机关的指控罪名成立。鉴于秦某、王某、许某、马某等13人认罪认罚亚富体育、退赃等从轻处理的情节,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面对本案中涉及的大量生活美容机构无证从事医疗美容活动的情况,为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目标,承办检察官将有关线索移送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处理。
宜昌市西陵区检察院经过调查取证,对辖区内生活美容机构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情况下从事医疗美容活动的行为立案调查。随后,向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商务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提议对辖区生活美容机构进行联合专项检查,引导其诚信合规经营。对于未取得《医疗卫生机构许可证》而从事医疗美容活动的生活美容机构,建议给予行政处罚。
检察建议发出后,三部门共同展开生活美容专项整治工作,检查了346家生活美容机构,督促了100余家机构的340余人办理健康证,清理了涉嫌虚假医疗宣传广告的2处,立案处理了2起案件亚富体育。同时,三部门还建立了定期巡查、执法协作等长效机制。